很多企业想像过去导入ISO9000体系一样导人卓越绩效模式,但不以获奖为目的(不需自评报告),而是将其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提升的标准依据,在这样的情况下应以何种形式导入?结果如何体现?"
类似的问题困扰了很多有意引入卓越绩效模式的企业,事实上,很多人在谈话、文章中都有意无意地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这个文件等同于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将一个先进的管理模式误读为一个具体的工作依据。其实,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标准》与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并不是一回事儿,拿"标准"说"模式"其实是个误区。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不是哪一个标准,而是一套集合了理念系统、评价系统、工具系统的管理模式,以极其开放的包容度将所有可以用于提升组织产品(服务)质量、过程质量、经营质量、发展质量的管理方法集成起来,通过定期的自我评价来确认组织的优势和改进空间,并实施改进活动,以提高企业的综合绩效。
1、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有自己的理念,可以表现为美国波多里奇奖评价准则里面的十一项核心价值观,也可以表现为我国GB/T19580-2012标准中的九项基本理念,这是认识、学习、理解、应用一个管理模式的前提。 2、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包括三部分内容:理念系统;评价系统(《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各种版本);工具系统(其范围是广域的、海量的,只要是对组织综合绩效提升有益,都可以采用拿来主义的态度进行应用)。这三部分内容一并构成了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同时存在,缺一不可。 3、在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中所涉及的"质量"是大质量的概念,应该包括产品(服务)质量、过程质量、经营质量、发展质量,只有基于"大质量观"才能准确把握卓越绩效的含义。 4、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基本方法是"评价--改进--提升--评价--改进--提升"的无限循环,并无文件化要求。当然,如果能够将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所取得的成果以企业标准体系的方式进行固化是最为理想的。 5、卓越绩效管理模式追求的是组织"综合绩效"的不断提升,判断综合绩效的成熟度,需要以顾客、股东、员工、供方、合作伙伴、社会等多重视角来进行评价,既有组织的绩效,也有员工的绩效,还得包括各有关方面的绩效。所以,它必须是一个平衡的、协调的、妥协的绩效,在不同的阶段这个综合绩效的重点也是不同的。
此外,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不是局部的活动,而是一个组织全局性的动作,因此在整体策划上必须有最高管理者的亲自参与及协调,并非靠任命管理者代表代理执行就行。
其次,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没有文件化要求,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管理制度、规范文件。不过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即"改进了的成果如何体现"?建议通过企业标准体系的方式,将最佳管理实践进行固化。
第三,即便不为评奖,企业也应该定期自我评价、编制自评报告,在自评报告中对绩效结果进行收录,从而使改进的趋势一目了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