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长介绍
关于研究所
主要服务项目
模块研究中心
  国有资产管理研究中心
  卓越绩效研究中心
  产业创新研究中心
  公共财政绩效管理研究评价中心
  战略研究中心
  营销研究中心
  生产运营研究中心
  知识管理研究中心
  企业大学研究中心
  组织变革研究中心
  人力资源研究中心
  风险管理与内控研究中心
  学习与发展研究中心
  数字化转型研究中心
行业研究中心
研究团队
研究成果
合作机构
中大管理论坛
《中大商业评论》
热点资讯
联系我们
返回首页
质量管理的发展简史
      质量管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从上古时期一直到19世纪末资本主义的工厂逐步取代分散经营的家庭手工业作坊为止,受生产和经营模式的限制,产品质量主要依靠人为的经验、手眼等感官方面的估计和简单的度量衡器测量而定,没有专门的质量从业人员。后来在工业革命时期,这种生产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生产条件的需求。于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质量开始崭露头角,渐渐形成一个新兴的行业,出现在人类的社会舞台上。

  自20世纪初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和社会文明不断更新,质量的含义也不断丰富和扩展。按照质量管理所依据的手段和方式,一般将质量管理发展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



  20世纪初,人们对质量管理的理解还只限于检验。检验所使用的手段是各种的检测设备和仪表,方式是严格把关,进行百分之百的检验。其间,美国出现了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运动"。

  "科学管理"提出了在人员中进行科学分工的要求,并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中间在加一个检验环节,以便监督、检查对计划、设计、产品标准等项目的贯彻执行。这就是说,计划设计、生产操作、检查监督各有专人负责,从而产生了一支专职检查队伍,构成了一个专职的检查部门,这样,质量检验机构就被独立出来了。起初,人们非常强调工长在保证质量方面的作用,将质量管理的责任由操作者转移到工长,故被人称为"工长的质量管理"。

  后来,这一职能又由工长转移到专职检验人员,由专职检验部门实施质量检验。称为"检验员的质量管理"。

  质量检验是在成品中挑出废品,以保证出厂产品质量。但这种事后检验把关,无法在生产过程中起到预防、控制的作用。废品已成事实,很难补救。且百分之百的检验,增加检验费用。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在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其弊端就突显出来。一些著名统计学家和质量管理专家就注意到质量检验的问题,尝试运用数理统计学的原理来解决,使质量检验既经济又准确,1924年,美国的休哈特提出了控制和预防缺陷的概念,并成功地创造了"控制图",把数理统计方法引入到质量管理中,使质量管理推进到新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为了在短时期内解决美国300万参战士兵的军装规格,美国贝尔研究所的休哈特(W.A.Shewhart)对士兵的体型进行了分析,发现士兵的身高是服从正态分布的。因此他建议将军装按十种规格的不同尺寸加工不同的数量。美国国防部采纳了他的建议,结果,制成的军装基本符合士兵体裁的要求。

  后来他又将数理统计的原理运用到质量管理中来,并发明了控制图。他认为质量管理不仅要搞事后检验,而且在发现有废品生产的先兆时就进行分析改进,从而预防废品的产生。控制图就是运用数理统计原理进行这种预防的工具。因此,控制图的出现,是质量管理从单纯事后检验转入检验加预防的标志,也是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开始。第一本正式出版的质量管理科学专著就是1931年休哈特的《工业产品质量经济控制》。

  在休哈特创造控制图以后,他的同事道奇(H.F.Dodge)和罗米克(H.G.Romig)在1929年发表了《抽样检查方法》。他们都是最早将数理统计方法引入质量管理的,为质量管理科学做出了贡献。然而,休哈特等人的创见,除了他们所在的贝尔系统以外,只有少数美国企业开始采用。特别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工业生产受到了二十年代开始的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先进的质量管理思想和方法没有能够广泛推广。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统计质量管理才得到了广泛应用。这是由于战争的需要,美国军工生产急剧发展,尽管大量增加的检验人员,产品积压待检的情况日趋严重,有时又不得不进行无科学根据的检查,结果不仅废品损失惊人,而且在战场上经常发生武器弹药的质量事故,比如炮弹炸膛事件等等,对士气产生极坏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军政部门随即组织一批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于1941~1942年间先后制订并公布了《质量管理指南》、《数据分析用控制图》、《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控制图法》,强制生产武器弹药的厂商推行,并收到了显著效果。从此,统计质量管理的方法才得到很多厂商的应用,统计质量管理的效果也得到了广泛的承认。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许多企业扩大了生产规模,除原来生产军火的工厂继续推行质量管理的条件方法以外,许多民用工业也纷纷采用这一方法,美国以外的许多国家,如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墨西哥、日本也都陆续推行了统计质量管理,并取得了成效。但是,统计质量管理也存在着缺陷,它过分强调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使人们误认为"质量管理就是统计方法","质量管理是统计专家的事"。使多数人感到高不可攀、望而生畏。同时,它对质量的控制和管理只局限于制造和检验部门,忽视了其它部门的工作对质量的影响。这样,就不能充分发挥各个部门和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制约了它的推广和运用。这些问题的解决,又把质量管理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五十年代以来,生产力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出现了很多新情况。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对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大型、精密、复杂的产品出现,对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等要求越来越高,质量问题就更为突出。

  这些转变要求人们运用"系统工程"的概念,把质量问题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以综合分析研究,实施全员、全过程、全企业的管理。六十年代在管理理论上出现了"行为科学论",主张改善人际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突出"重视人的因素",注意人在管理中的作用。随着市场竞争,尤其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各国企业都很重视"产品责任"和"质量保证"问题,加强内部质量管理,确保生产的产品使用安全、可靠。

  由于上述情况的出现,显然仅仅使用质量检验和运用统计方法已难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也不能满足社会进步要求。这促使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形成。

  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经理费根鲍姆。1961年,他发表了一本著作《全面质量管理》。该书强调执行质量职能是公司全体人员的责任,他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活动构成为一体的有效体系"。

  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引入美国的质量管理理念,并有所发展。他们强调从总经理、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到工人,全体人员都参与质量管理。企业对全体职工分层次底进行质量管理知识的教育培训,广泛开展群众自发组织的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并创造了一些通俗易懂、便于群众参与的管理方法,包括由他们归纳、整理的质量管理的老七种工具和新七种工具,是全面质量管理类充实了大量新的内容。质量管理的手段也不再局限于数理统计,而是全面地运用各种管理技术和方法,形成一套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综合的、全面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

  在这段时间里,各国也涌现出了大批的质量专业人才,并发展出来一些非常先进的质量管理理论,其中最著名的有美国的戴明、朱兰,和日本的石川馨。戴明的主要观点是引起效率低下和不良质量的原因主要在公司的管理系统而不在员工,他总结出质量管理14条原则,认为一个公司要想使其产品达到规定的质量水平必须遵循这14条原则。朱兰认为质量来源于顾客的需求,他把质量管理分为三个普遍过程,即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石川馨是因果图的发明者,日本质量管理小组的奠基人之一,他认为质量不仅是指产品质量,从广义上来说,质量还指工作质量、部门质量、人的质量、体系质量、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等,他第一次提出"全面质量管理就是全公司范围内的质量管理"理念。

  发达国家组织运用全面质量管理使产品或服务质量获得迅速提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逐渐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广泛传播,各国都结合自己的实践有所创新发展。目前举世瞩目的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美国波多里奇奖、欧洲质量奖、日本戴明奖等各种质量奖及卓越绩效模式、六西格玛管理模式等,都是以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的。

  我国于1978年引入了全面质量管理,在30多年的发展中,明确规定对产品质量管理先进和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在《质量发展纲要(2011年-2020年)》中提出"建设质量强国"战略,建立起了国家和地方质量奖励制度,对质量管理先进、成绩显著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树立先进典型,激励广大企业和全社会重质量、讲诚信、树品牌。

  自我国设立全国质量奖以来,共表彰超过1000家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而此活动也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广大企业的积极参与,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纵观100多年的发展历程,质量管理从无到有、从弱小到成熟,各种质量理论也愈加先进。美国著名质量管理大师朱兰博士曾提出:"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相信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质量管理亦会百家齐放、百家争鸣,同时容纳和吸收各种其它管理理论,使质量管理愈发完善,更趋科学性,更趋实用性。
 
版权属中大咨询,未经允许,不得转摘
  中山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 版权所有 电话: 86-020-89637882  粤ICP备11084765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