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长介绍
关于研究所
主要服务项目
模块研究中心
  国有资产管理研究中心
  案例分析
  各地动态
  政策前沿
  实践指导
  媒体报道
  中心介绍
  系列讲座
  研究成果
  业务范围
  专家团队
  核心优势
  直面国企改革
  国企内涵及概念
  国企地位作用
  国企体制改革
  国企机制改革
  国企结构改革
  混合所有制改革难点
  卓越绩效研究中心
  产业创新研究中心
  公共财政绩效管理研究评价中心
  战略研究中心
  营销研究中心
  生产运营研究中心
  知识管理研究中心
  企业大学研究中心
  组织变革研究中心
  人力资源研究中心
  风险管理与内控研究中心
  学习与发展研究中心
  数字化转型研究中心
行业研究中心
研究团队
研究成果
合作机构
中大管理论坛
《中大商业评论》
热点资讯
联系我们
返回首页
“上海20条”打响国企改革新战役
上海市政府上海国资改革工作会议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意见分7个部分共20条。这是上海自1993年、2008年以来的第三次国资改革方案。

去行政化、发展混合所有制、谋求“百姓福利最大化”——
“上海20条”打响国企改革新战役

  “国资国企改革20条”,对发展混合所有制、加强国资监管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等作出部署,其目标是健全制度安排,实现“上海的名字、国有的牌子、市场的体制、经营者班子、配套的机制”“五子登科”全面提升。

  上海国资在地方国资系统中体量最大,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第一家推出改革方案的。专家预计,在“第一枪”的示范效应下,从现在到明年两会,将是各地推出国企改革细则的高峰期。新一轮国企改革,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一,也将是推动A股市场再一次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

发展混合所有制:
改变“一只手压倒一片手”

  继12月5日浦东金桥停牌之后,12月11日兰生股份也宣布停牌,12日发布公告称兰生股份大股东兰生集团与上海东浩实施联合重组。紧随其后的上海梅林也于15日晚间发布公告限制性股权激励草案。这仅仅是拉开了上海国资改革的序幕。

  上一轮上海国资改革的主要思路是推动产业集团上市,本轮改革以深化国资改革带动国企改革为着力点,推进开放性市场化重组,积极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经过3至5年推进,增强国有经济在全市经济社会中的带动作用,加快形成对内合作、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努力成为全国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排头兵。

  目前,由上海市国资委监管的大企业集团超过40家,上海国资系统上市公司合计65家,其中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市国资委的有53家。在这些企业中,一些属于大集团、小公司类型企业,出于避免同业竞争和整合产业链的考虑,很多存在资产注入和整合的需要,或将催生新一轮的并购重组浪潮。

  其实,地方国企对于混合所有制并不陌生。通过上市,引入多种资本成分,是地方发展混合所有制的重要手段。“新一轮国资改革的关键,不只是提高国资证券化率。而是通过上市和股权多元化,切实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国资改革专家、上海天强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祝波善说。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首先要从股权结构做起。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张晖明指出,在很多上市国有企业,国有股呈绝对控股地位,持股比例达到70%左右。“在这种局面下做决策,别的股东再有异议也没用,因为国有股一只手就可以压倒一片手。”

  祝波善认为,在大多数竞争性的领域,国有绝对控股其实并不必要,相对控股、参股都是可以的。未来国有股可以通过减持,或是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来实现股权结构的完善。

  事实上,上海已经迈出了这一步,比如平安信托入主上海家化,弘毅投资参股城投控股,都体现了上海国资对待非公有资本的开放态度。“这样政府就可以从管企业中脱开身来,转为管资产,专注于国有资产的投资回报率。”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王建铆说。

回归“企业家精神”:
不能既当高官又拿高薪

  国企改革,最难改的其实是人。公众比较深切的感受是,很多国企领导人更像官员而不是企业家。事实上他们也是有行政级别的:很多中央企业负责人是“副部级”,地方重点国企负责人是“副局级”……

  国企行政化色彩过浓的弊病,现在已经看得很清楚。比如,企业家强调冒险和创新精神,而官员则趋于保守。一个国企负责人,如果在任时不犯大的错误,基本可以舒舒服服干到退休。还有一些国企负责人,一边享受与行政级别挂钩的各种资源,一边还拿着市场化的高薪,公众对此颇有意见。

  上海此次出台的国资改革意见中,国企“去行政化”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意见明确指出,要推进市场化导向的选人用人和管理机制。具体措施包括“全面推行国企领导人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合理提高市场化选聘比例,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企业,积极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等等。当天同时发布的一项关于“市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制管理办法”显示,设董事会的上海市管企业董事长,每届任期为3年。任期届满,经考核合格的可以连任,但在同一岗位任职一般不超过3届。

  张晖明认为,在通过“去行政化”、让国企负责人完成“身份转换”后,建立长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才能提上日程。对此,上海国资改革意见提出,对符合条件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可实施股权激励或激励基金计划。人力资本密集的高新技术和创新企业,可实施科技成果入股、专利奖励等激励方案。与激励如影随形的是约束。意见同时提出,要健全与长效激励相配套的业绩挂钩、财务审计、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等约束机制。

分类监管:
公益性国企不损害百姓福利

  在现实中,人们会经常碰到这样的困惑:一家垄断型国有企业,如果亏损了,外界会指责它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如果赚钱了,而且赚得很多,外界又会认为它凭借垄断地位与民争利。

  这个困惑,实际上是国企功能定位不清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明华指出,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具有垄断性质、本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国企,却存在过度市场化的倾向。“对于这类企业,考核它的指标不应该是赚多少钱,而是能否向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为此,上海市提出,要明确国企功能定位并实施分类管理。竞争类国企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功能类国企以完成战略任务或重大专项任务为主要目标,公共服务类国企以确保城市稳定运行、实现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并引入社会评价。

  显然,实施分类监管后,国企不再是简单地追求“资产保值增值或企业利益最大化”,而是在更高的层面上谋求“百姓福利最大化”。这也是国企作为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本意。

  在海通证券分析师姜超看来,改革将使公益性行业加大国家投入,自然垄断行业将把自然垄断环节和可引入竞争环节分开,一般性竞争领域完全放开。除“供水、供气、供电、公共交通”等公益性行业和“电网、油气管网、铁路路网、电信网络”等网络型垄断环节外,其他领域政府均鼓励打破垄断,引入竞争。

  《意见》同时指出,健全国有资本收益保障机制。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到2020年不低于30%。国有收益原则上按照产业调整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社会保障各三分之一安排支出,建立国资收益资金使用评价制度。

  当然,就目前的分类而言,各个类别间的界限不一定那么清楚,这就需要对国有资产布局进行再调整。在完善分类监管之余,上海还提出,将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到2020年不低于30%。上缴收益按产业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保障各三分之一支出。“不能让国企赚了钱成为一小部分人的超额福利,而应该成为全民共享的红利。”王建铆说。

 
版权属中大咨询,未经允许,不得转摘
  中山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 版权所有 电话: 86-020-89637882  粤ICP备11084765号-8